RESULT
卓越成果高科大環境教育推廣攜手USR 邀企業政府一起翻轉在地
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能源科技研究中心/永續發展中心、環境教育機構與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「智慧守望,環境再生」計畫—(e-WATCHER)於在地深耕多年,攜手策畫並於日前舉辦「翻轉在地-永續發展、地方創生與社區再造共學工作坊」,期望凝結各方資源投入地方創生,挖掘在地DNA、擬出發展策略,不但翻轉社區,也落實在地永續的目標。
台灣2020年首次發生人口負成長,目前已是高齡化社會的台灣,預估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。青壯年人口往都市移動,鄉村產業勞動力不足,使得城鄉發展的差距持續擴大。行政院2019年宣示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,期望透過提升在地文化與新創結合,並依地方特色創造就業機會,來改善城鄉人口不均與整體發展不平衡的問題。
本次共學工作坊邀請政府、企業與民間團體共同舉辦,邀請國發會地方創生南區輔導中心、信義房屋公益事業推動組、可寧衛股份有限公司、詮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、林園紅樹林學會、月世界人文協會等單位,一同分享公部門、企業與民間團體對於永續發展、地方創生及社區再造過程,如何取得資源與協助,也藉由在地社區深耕發展經驗的分享,凸顯地方真正面臨的問題。
共學工作坊5月26日於田寮月世界遊客中心辦理,因應活動的主題,也邀請在地企業與小農分享當地農特產。月世界因獨特的地貌,近期成為國家第九座的地質公園。在這片泥岩地質上,看似貧瘠的土地,卻孕育出豐富的生態與令人驚奇的人文風情,有名的棗子、芭樂、蜜蕉都產自這裡;當地植物如埔薑、尤加利葉、銀河歡等,甚至成為業者熬煮美味茶葉蛋的獨家秘方。工作坊也安排手作DIY課程,利用月世界的泥岩來雕塑作品,並走訪俗稱「惡地」的月世界地質公園,體驗在地特殊景觀與人文歷史。
「智慧守望,環境再生」計畫(e-WATCHER)投入學術能量及專業技術,關注在地環境問題,提供社區、學校及企業環境教育方案及輔導,從校園典寶溪議題發跡,帶領學生用行動守護河川,並結合文創等多面向發展,建構永續且友善的水環境。此外,計畫連結公民營機構,運用遠端智慧監測,共同關懷校園及社區的空氣品質,不但減少空氣污染,還進一步降低COVID-19的染疫風險。計畫主持人、環安系副教授李家偉說,研究顯示,通風不良是造成疫情傳播的主因之一,因此當衛生所設置接種站時,可以監控室內空氣品質,進一步管控人流,做好防疫工作。
e-WATCHER計畫更透過與實踐大學媒傳系跨域合作,導入IoT技術整合,以五色鳥為設計構想,開發空氣品質物聯網裝置(AIoT),將空氣品質狀態運用燈光情境表達,並創作空品教育VR/AR多媒體系列,使資訊傳遞更具溫度且多元。
地方創生南區輔導中心執行長吳涵瑜說,地方創生最重要的就是做到「安居樂業」,重視在地就業、就學、就醫問題,希望以人為本,找出在地的產業DNA,綜合性解決地方問題,有想法的在地團隊或個人都可以來參與地方創生。
聯合國推動17項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引領各個國家朝向永續發展,在地的永續,需要政府、企業、民間團體與在地居民共同努力營運,將各方資源及人力與能力整合串聯,才能協助在地的未來發展與營運並翻轉在地。